报告展望2025年中国出口:贸易模式转型,中企海外投资大增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1月9日举行的罗兰贝格《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上,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Denis Depoux)表示,当下中国经济正承受着“转型的阵痛”。

他提出,自疫情结束以来,中国消费市场信心仍显脆弱。房地产市场等关键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人们的当下消费意愿。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经济疲软等国际因素,也为中国经济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然而,我们无须过于悲观。”戴璞认为,近年来,中国的出口相对国内生产的比值,以及进口占贸易的比例均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商品被本土消费者所接受,也反映了中国正在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升级。曾经大量依赖进口的产品与技术已实现了“国产替代”。这样的改变,是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上的持续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机遇。现代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加注重安全、健康、实用、绿色等理念。

2025年出口挑战加剧,出海寻增量迫切

报告提出,面对日趋紧张的地缘政治局面,中国越来越容易受到全球动荡局势的影响。在短期内,中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措施。一些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也可能放缓。进入2025年,多重因素可能会对中国出口形势构成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模式正在转型,主要围绕着目的地、产品和贸易模式三个维度展开。

其中,在目的地转型上,中国更多转向了全球南方市场和欧洲市场。虽然最近几年里欧盟对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但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中欧经贸合作接下来可能会获得新的推动力,机会窗口将重新打开,让中国与欧盟继续保持相互之间的吸引力。

就产品而言,中国逐渐从“老三样”转型到下一代“新三样”。越来越多中国设计与制造的高价值、高科技产品得到全球认可,推动中国向价值链的上游迁移。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逐渐取代服装、家具、家电这“老三样”,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可以预计,这一模式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进一步过渡到下一代“新三样”,比如与能源转型、半导体、高端制造相关的产品。随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将超越“全球工厂”的定位,成为全世界创新与科技驱动领域的领导者。

在模式转型上,报告称,随着传统的出口模式遇到挑战,国内需求持续低迷,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全球化模式。在很多情况下,这意味着在国外建设生产与物流基地,服务海外市场。在2023年,中国的境外绿地投资金额较前一年翻了三倍,达到了160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总数的11.6%。面对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绿地投资可通过创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方式,缓和贸易所带来的冲突。未来,人们可能会看到中国企业在西半球建立起了横跨欧洲和非洲的电池生产流程,顺畅覆盖从原材料开采加工、生产到终端市场销售的全部环节。

中企和在华外资如何应对?

基于上述现状挑战和机遇等分析,报告对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分别提出了启示建议。

报告认为,对中企而言,必须顺势而为,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首先,分散与降低风险。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已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能力,加以地缘政治因素所造成的限制,中企需要制定清晰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找到新的目标市场,通过海外投资来分散和化解风险。

其次,要通过合作建立共赢关系。中企可考虑通过在海外市场建立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自身技术、产品等优势换取当地渠道、品牌资源,依赖合作伙伴在当地市场的资源与积累,快速打入当地市场,实现双方共赢。第三,亟需全面提升运营水平和优化成本,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成本效益,改进运营方式,创新产品优化渠道,进行重组/整合等方式。

对于在华跨国企业而言,则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的双面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基本面具有强大韧性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它也进入了充满挑战的转型期。随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将成为企业运营所面临的新常态。

因此,与中企一样,在华跨国公司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运营水平。对应不同的情况与企业背景,跨国企业在中国可能采取的四种战略选项包括:退出、减少依赖、降低风险和市场加码。

“对于大部分在华跨国公司来说,在不同程度、层面上将‘降低风险’和‘市场加码’相结合,可以为企业增强本地竞争力,化解风险提升韧性。”戴璞提出,降低风险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商业模式、分散供应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通过建立本地合作关系抵御风险——引入更多中国本土资源或参与方,例如采用本地金融、加强本地决策、提高本地所有权等。而加码中国市场的方式,包括在某些领域增加投资服务中国市场,应对本地对手的竞争;强化本地化发展,充分利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采用更能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与渠道;充分掌握中国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及时适应越来越有本地差异化的标准和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