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发现菲氏管鼻蝠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名录再次更新

雷鲤溶吴海容封面新闻记者伍雪梅

12月10日,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今冬初雪。雪后的老君山,银装素裹,为这片森林增添一份宁静。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宁静之中,森林里也活跃着山鹧鸪、大熊猫、小灵猫、小熊猫、藏酋猴等可爱的小精灵。前些天,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传来好消息,经过绵阳师范学院石红艳教授团队一年多的深入调查,保护区翼手类动物名录数量从2015年科考报告记载的6种增至17种,增长显著。更令人振奋的是,调查中发现的菲氏管鼻蝠更是四川省翼手目分布的新记录,是四川省内首次发现该物种。接下来,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将争取在相关权威性杂志或期刊发表。

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菲氏管鼻蝠。(受访者供图)

菲氏管鼻蝠是一种小体型的动物,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管鼻蝠属的动物,省外分布于广西、贵州、广东、江西、云南及福建,越南、老挝也曾有相应消息。此前,在四川省还未见该动物分布记录的公开消息,该课题组此前仅在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号标本,但未发表数据。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老君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也标志着屏山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屏山县老君山保护区保护中心科研监测人员何松说。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调查报告资料。(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位于屏山县境内的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长约11.6公里、南北宽约7.4公里,总面积达3500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已知哺乳类53种、鸟类276种、维管植物1400余种,其中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中国特有脊椎动物41种。

“老君山不仅是四川山鹧鸪、大熊猫以及珙桐、红豆杉、桢楠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还是地球同纬度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山地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着极高科研价值。”何松说,特别是横跨岷江和金沙江两大流域的原始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2月10日,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今冬初雪。(吴海容摄)

近十年来,屏山县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保护区+N”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区内布设了20余条、总长度超过100公里的野外巡护线路,并设立了4个片区保护站,在野外布设了70台红外相机,对线路周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持续监测。

“‘保护区+N’的‘N’,不仅体现在生态保护上,更体现在科学研究、自然教育等多个方面。”屏山县老君山保护区保护中心主任陈本平向记者介绍,该中心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科研单位和院校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实施“保护区+科研院校”,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雉类专项调查、大熊猫栖息地动态监测、四川山鹧鸪栖息地修复等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实施“保护区+自然教育”,通过“一个宣教中心、四条主题步道、一个保护与发展示范村、一个自然教育试点学校”的自然教育综合体系等,为公众提供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平台。

调查人员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工作。(受访者供图)

据统计,近年来,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发现5种兽类:小灵猫(Ⅰ级)、小熊猫(Ⅱ级)、藏酋猴(Ⅱ级)、帚尾豪猪、蒙古兔;新增发现9种鸟类:黄胸绿鹊(Ⅱ级)、蓝眉林鸲、白眉鸫、白冠燕尾、栗腹歌鸲、林岭雀、栗头树莺、宝兴鹛雀、淡背地鸫。2024年7月,该保护区内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昆虫阳彩臂金龟。此外,四川山鹧鸪种群实现双增长,由最初不足200只上升到了目前的400余只,繁殖成功率由15%上升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