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不愿错失AI:学界大受震撼,物理学也要“会冲浪”

2024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的三大奖项全部公布。为AI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今年成为了这一届“科学界的奥斯卡奖”最闪亮的明星。

今年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颁给了与AI相关的研究,引发了学界震动。传统派学者大受震撼,而率先拥抱AI的学者们则拍手称快。

有人意外,有人叫好

在去年于首尔举办的一次诺贝尔基金会的活动上,有人在台上向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教授提问:“诺贝尔奖有一天会颁给AI吗?” 莱维特不假思索地回答称:“诺贝尔奖的隐性目的之一是树立榜样。因此,它需要颁给人类。”

在今年,当AI先驱人物接连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之后,莱维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并不认为这很意外,相反这是我最看好的领域。”

2013年,莱维特与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和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工作为结合经典和量子力学物理学的计算机模拟奠定了基础,该模拟已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后来AlphaFold对蛋白折叠的研究。

但也有科学家对于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感到意外。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和德国康斯特大学的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 Gisin)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物理学奖给了AI相关的工作,我实际上是非常诧异的。这或许代表了在AI巨浪下,物理学也要学会如何冲浪?”

一直以来,诺贝尔奖颁发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并没有设立计算机科学、数学或工程学的诺贝尔奖。然而,随着AI技术的演进,它正在对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范式的颠覆。诺贝尔奖今年的选择凸显了这一存在了100多年的奖项也在与时俱进。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这一轮AI革命背后的商业力量也不容忽视。要知道,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5位获奖人中,有3位都涉足产业界,甚至背后都指向了同一家科技巨头——谷歌。

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是2018年图灵奖得主,他在神经网络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塑造了为当今许多产品提供动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帮助谷歌开发AI技术。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中有两位来自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分别为该公司的CEO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该公司的“85后”科学家约翰·强普(John Jumper)。他们开发了一种AI模型,以解决50多年未解决的蛋白质复杂结构的预测问题,这些发现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质上是诺贝尔奖需要与时俱进,而现在最大的学科增长点是信息领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对记者表示。

“小公司”聘请大科学家

而这一领域的科技公司正在聘用大量的诺贝尔奖得主作为顾问。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哈萨比斯于2021年成立了一家叫做Isomorphic Labs的AI医药公司,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

也正是这家成立3年的初创公司与DeepMind一起发布了预测蛋白结构的人工智能系统最新版本AlphaFold 3,并登上《自然》杂志,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预测了所有生命分子,包括蛋白质、DNA、RNA、配体等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AlphaFold 3也成为首个在生物分子结构预测方面超越基于物理工具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统,有望开启更具变革性的科学,结构生物学将再次迎来技术颠覆——从开发生物可再生材料和更具抗逆性的作物,到加速药物设计和基因组学研究,进而开启人工智能细胞生物学的新时代。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Isomorphic Labs官方网站发现,就在去年9月,该公司组建了一支由4位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组成的科学家创始顾问委员会。当时,英矽智能CEO、人工智能技术专家Aleksandrs Zavoronkovs就预测,AlphaFold的研发者团队获得诺贝尔奖可能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与此同时,多位科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会受商业影响力量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莱维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瑞典人在这方面特别谨慎,我并不认为他们会受到某些商业力量的控制,但他们也非常喜欢创造让人觉得神秘的东西。”

人工智能对蛋白结构的预测将影响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发育、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病理药理等在内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升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比如,通过蛋白结构预测就能查看人类遗传病中的每一个突变在相关蛋白结构里的具体位置,并推测出蛋白功能如何受到影响。

近年来水平最高的一次诺奖?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长江学者胡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反倒是觉得今年的诺贝尔奖可能是近年来水平最高的一次,尤其是这两个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奖项。我们一定要承认,就是人类科学范式的变革,从以前的以还原论为主的解析,演变到今天涌现性的研究方法上来。”

胡霁认为,AI对于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甚至可能类似于当年量子力学对于整个经典物理理论的冲击。

另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常规视角来看,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确实不同,但如果设想未来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将可能成为包括物理学研究在内的科学研究关键工具,甚至人工智能也许会位列科学新发现的主要贡献者,这次授奖在几十年后回头看也许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上述人士还称,未来图灵奖也可能颁给物理学家,例如量子计算机的开发者,这才是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交叉融合的典范。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轮AI技术的爆发中,谷歌等科技巨头对整个学术和产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AI未来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她透露,近期在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时,也有计算生物学领域的专家表达担忧,他们认为,这一轮AI技术的爆发与往年都不一样,过去美国政府建立的实验室,都是作为公用的,而此轮AI技术的发展完全是由私营企业来主导的,算力绝大多数集中在了几个科技巨头手里。

“目前谷歌的AlphaFold支持的是非商业领域的应用,鼓励科学家喂料给AI,但等到AI的模型训练出来且变得足够强大了,企业是否会靠它来牟利,以后是不是会收费?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难题。”颜宁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AI对于结构生物学研究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但AI在其他领域的颠覆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