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东盟峰会外交首秀,中方:期待中日关系有新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日本新任外相岩屋毅通电话。
出席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系列峰会是石破茂就任首相后的首次外访。由于石破茂过往给外界的印象是专长安全领域的防务专家,因此,此次外界特别关注他将在外交舞台传递日本新政府哪些最新的理念。
临行前石破茂对媒体表示,有意与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的首脑举行双边会谈,“首先,相互了解很重要,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确认一些问题。”
对于中日领导人此次在东盟系列峰会上的互动,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告诉第一财经,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并不会因为日本领导人的更迭发生变化。
日方无意“同中国脱钩断链”
据新华社报道,李强指出,中日两国发展对彼此是重要机遇,而不是挑战。中方愿同日方一道,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发掘更多合作新增长点,用好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双方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开展地方、文化、体育、青年等交流沟通,不断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方愿同日方加强多边领域协调合作,共促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
石破茂表示,当前日中正沿着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努力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的方向前行。日方愿同中方面向未来,加强高层交往,密切各层级对话沟通,协商解决未决问题,持续推进互利合作,推动日中关系行稳致远。日方无意同中国“脱钩断链”,希望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让成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9日,王毅外长同日本新任外相岩屋毅通电话时提到,中方赞赏日本新内阁和岩屋毅外相上任以来释放愿稳定发展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期待新内阁有新气象,中日关系有新发展。双方要以史为鉴,不忘初心,拓展合作,排除干扰,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
对此,陈子雷表示,过往多次与中国打过交道的石破茂深知,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稳定的双边关系对于两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至关重,“未来的中日关系不仅取决于石破茂的外交政策调整,还受中美战略竞争的影响。此外日美关系的动向,尤其是美国大选后新政府上台,石破茂如何在对美对华关系间寻求平衡,值得关注。”
7月10日,中国日本商会在北京发布得第15版《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4年白皮书》显示,56%的日本企业有意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规模,有51%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或三大重要市场之一。
中日韩如何互动
据新华社报道,10日,李强在第27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10+3)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10+3是亚洲地区最成熟的合作机制之一。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中方愿继续同各方一道努力,充分发挥10+3机制作用,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推动地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为亚洲和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为此,要持续营造地区良好环境、持续提升地区发展韧性、持续激发地区创新活力。
在谈及持续提升地区发展韧性方面,李强表示,面对日益增多的风险挑战,韧性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中方愿同各方落实好本次会议关于加强区域供应链联通的声明,提高区域产业体系稳定性和竞争力。我们欢迎清迈倡议多边化下设立快速融资工具,并同意以可自由使用货币对其出资,支持进一步用好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共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中方愿同各国探讨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创新,提升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水平。我们还要继续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希望各方支持中国香港尽早加入RCEP。期待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加快重启。
今年恰逢中日韩合作机制成立25周年,在今年5月底的中日韩领导人首尔峰会期间,三方领导人通过《联合宣言》就加快推进自贸协定谈判达成共识。迄今,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已启动11年,完成16轮。陈子雷表示,明年日本将成为中日韩合作机制的轮值主席国,石破茂届时会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促进中日韩之间的互动,尤为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石破茂竞选时提及的“亚洲版北约”计划,此次出发前他对媒体明确表示,由于自民党内部的讨论尚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因此不会在参加东盟峰会期间提及建立“亚洲版北约”的构想。在此前的施政演说中,石破茂也没有提及这一计划。
此次,东盟地区的主要国家也在第一时间给石破茂的这一计划泼冷水。比如,印度尼西亚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就在峰会开始前通过社论告诫石破茂,在参加峰会期间不要兜售建立“亚洲版北约”的构想,以免自讨没趣。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10月初也表示,印度并不赞同石破茂的这一设想。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此前回应称,此事“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