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势与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要在大湾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0年,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绿色金融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提高湾区内产业协同发展水平,避免因同质竞争带来的产能过剩,因此绿色金融受到粤港澳三地广泛重视并得到深入发展。目前,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均已出台各类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绿色金融创新环境。预计未来三地还会在政府等层面逐步建立绿色金融协调机制,促进三地实现统一规划与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明确了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对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首先,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为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资金基础。大湾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且呈现出产业高级化发展趋势,在全国亦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未来,大湾区内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主流。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推动内地九市进行绿色转型,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向产业链中高端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培育示范样板。大湾区是国家级区域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产业绿色转型起步较早,已取得不少成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也能为其他区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令中国参与到全球绿色发展的大潮之中。

最后,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为区域长远发展提供具竞争力的金融配套服务。发展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大湾区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金融机构转型的机会窗口,既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又可促进大湾区金融业持续深化发展、提升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三地各有经济发展优势和特色。就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产业而言,大湾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首先,大湾区具备金融基础设施齐备的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基建符合最高国际标准,拥有稳定成熟的跨币种、多层面的交易平台,覆盖银行、股票及债务工具等多种不同的资金融通渠道。近年,大湾区内的深圳和广州在金融基建方面也日益完善,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中稳步上升。大湾区稳健、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成为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产业的有力保障。

其次,大湾区具备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港澳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自由港地位,扮演着内地与世界之间的枢纽角色,在金融制度、法律体系、语言文化等方面可对接西方国家,成为境外机构投资内地的首选停泊站。同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深圳、广州等城市每年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在营商、生活等方面早已开启了国际化的步伐。大湾区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较多将有利于区内的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标准、产业转型等方面对接国际先进做法。

最后,大湾区具备绿色人才储备丰厚的优势。由于大湾区经济增长较快,财富累积迅速,港、澳、广、深等核心城市对境内外各类人才产生“虹吸效应”。特别是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吸引大量资金来到香港参与投资内地市场,也带来了不少绿色金融方面的人才,加速本地绿色金融服务升级发展,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创造了人才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的亮点与支持

为支持不同城市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绿色金融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政府颁布了多种绿色金融政策,包括政策框架设计、监管政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体现了不少亮点,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

亮点一: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建立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专责小组,搭建绿色金融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依托横琴、前海和南沙建立合作开放新机制,搭建绿色金融跨境服务平台,促进金融资源与绿色项目有效对接,推动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交流。

亮点二:大湾区绿色标准互认。携手港澳开展碳金融领域标准、体系和产品研究,推动粤港澳三地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绿色企业项目认定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绿色债券原则等绿色金融标准的互认互鉴。

亮点三:大湾区绿色金融服务合作。依托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探索包括碳排放权、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等核证、登记、交易、结算规则,加强与国际机构和平台的交流合作,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先试。

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支持方面,首先,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具体包括融资、投资、评级、标准等领域,通过提供绿色投融资服务,在资金层面上,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协助企业实现低碳运营。

其次,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提供桥梁支持。绿色金融连接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相关金融机构可借此搭建服务桥梁,对接绿色服务的提供方与需求方,从而加速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最后,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支持。绿色金融机构借助在绿色领域的丰富服务经验,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大量的绿色咨询、顾问等服务,协助企业量身定做转型方案。

政策建议

2020年9月,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联合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大湾区内绿色金融合作进一步升级。大湾区涉及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区域内城市如何加强互联互通、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绿色金融高地是下一步值得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差异化粤港澳三地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定位。根据大湾区各地的产业资源禀赋与区位特征,形成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四个城市为主轴的绿色金融核心圈,珠三角各城市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形成产业外围圈。

其次,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出台配套绿色金融机制。大湾区应加大对金融从业人员进行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准确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所需的技能,并出台绿色金融教育方案。例如英国于2019年出台《绿色金融教育宪章》就是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原则纳入全球金融专业人士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最后,尽快建立大湾区统一的绿色标准并与国际接轨。在绿色企业和项目标准方面,建立统一可量化的绿色认定标准和权威的评级机制。构建大湾区项目绿色程度评估体系、建立大湾区绿色企业和项目库、设立“绿色项目负面清单”等,积极推进三地绿色标准和绿色评估结果的互通、互认与互用。在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方面,不断研究更新标准体系,紧跟国际先进经验和产业发展步伐。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