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政治局会议的新动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定调会议,此次会议已经透露出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与经济工作的思路。
一、形势研判
会议肯定了今年的经济表现,认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与9·26政治局会议相比,中央不再提“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认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这意味着中央认为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在政策支持下近期已有所改观,我国能够重新走上稳定向前的发展道路。
今年二、三季度,GDP增速持续回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不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低迷的挑战。9月下旬以来,中央果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目前看,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10月以来消费、服务业和进出口明显回升,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销售和价格回暖,工业、投资、就业、物价基本稳定,以及市场信心有效提振,全年基本可完成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
二、政策定调
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与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相比,中央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继续沿用,就是要确立更适宜的目标,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守正创新,先立后破”主要针对改革而言,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守正”的基础上,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大力推进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主要针对宏观政策而言,在9月下旬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过程中,各个部门明显加强了政策的协同配合,也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所以中央要求继续沿着这一思路,打好政策“组合拳”。
本次会议定调预示着明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继续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维持市场信心和预期,支撑经济向潜在增速中枢回归。
会议强调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主要是考虑到明年特朗普将就任美国总统,其“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的核心政策将会迅速落地,我国首当其冲,出口受阻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进而对经济产生拖累,这需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加大政策力度提振内需。
三、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自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定调一直都是“积极”,此次政治局会议对政策基调作了调整,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1月8日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等。
预计明年赤字率上调至3.8%左右,赤字规模比今年增加1万亿元左右,增加部分继续全部由中央承担,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地方赤字规模与上年持平;新增专项债额度增加至5万亿元,保障基建项目新增资金需求的同时,也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特别国债发行规模约为2万亿元,其中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可能继续按1万亿元安排,用于支持六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规模或为1万亿元。
四、货币政策
会议将明年货币政策的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
2011年以来,我国长期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上一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2009~2010年)。本次会议正式将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表明货币政策会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宜松则松,宜紧则紧”,这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经适时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尽管年初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全年来看,实际执行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预计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包含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综合运用各类公开市场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运行创造适宜友好的金融环境;二是保持适宜的利率水平,通过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全年或降准100bp左右,降息30~40bp左右;三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引导和激励信贷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转型优化;四是继续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提升利率之间的协同联动,提高通过政策利率调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五、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继续将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工作的第一项,主因在明年外需不可避免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稳增长还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尤其是消费需求将成为政策支持重点。
提振消费方面,预计2025年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将有一定的延续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以及新型消费、绿色低碳消费等方面将会出台增量政策。
投资方面,以提高效益为主,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固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
六、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新概念以来,中央多次围绕其进行部署。此次继续强调,体现出中央坚定不移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心,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能够有效贯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先进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预计未来政策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七、稳外贸、稳外资
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相比9·26政治局会议“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的表述,本次会议将“稳外贸”置于更突出位置。
当前国际政经形势已发生深刻改变,特朗普以绝对优势赢得美国大选,若其发起2.0版关税战,对我国出口乃至宏观经济将造成剧烈冲击,稳外贸也因此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稳外贸的主要方式。一是拓展对外贸易“朋友圈”,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二是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签署更多自贸协定,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稳外资的迫切性亦显著提升。今年1~10月,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6932亿元,同比下降29.8%,已连续17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将继续从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个方面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
会议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会议重点谈到了两个方面的安全。针对市场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此次政治局会议以“稳住楼市股市”概括;针对明年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会议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概括。预计几天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更全面和更细致的部署。
九、社会工作
会议还提到了四个方面社会工作,分别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四项工作去年会议也有提到,反映出中央对于城乡、区域、绿色、民生等问题的重视,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民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