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多方呼吁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
高强度的海洋开发利用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近岸环境质量差,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陆源污染问题突出,海洋垃圾污染问题逐渐显现;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今天(12月7日)召开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多方呼吁加快推进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2024海洋保护大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等主办。大会上,来自海洋大省的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金智反映,近年来,尽管山东省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但陆源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压力较大,美丽海湾长效机制建设乏力,海洋环境应急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他介绍,山东省入海排污口数量多,类型复杂,监管难度大。全省在用入海排污口共12802个,海水养殖排污口占90%以上,多为个体经营,加上存在多茬养殖或者养殖品种更换等情况,增加了监管难度。沿海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污水溢流问题还时有发生。
“浒苔绿潮、赤潮等局部生态紊乱问题仍然多发,黄海浒苔自2007年至今已连续18年发生,不仅造成近岸海域生态失衡、渔业减产和环境破坏,也影响了群众临海亲海体验。”张金智说,山东省沿海分布有涉石油与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码头等风险源,沿海港区油品储罐总量达到1900万立方米,海上石油平台170多座,近海航路遍布,每年约1.3万艘次油轮进出港作业。受恶劣气象海况、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影响,可能发生的船舶碰撞导致油类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风险日益增加。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副院长曹玲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水产品供给也带来影响,威胁人类食物安全。
“到2050年,我国仍需新增2000万吨水产品以应对人口高峰。”曹玲说,海洋蓝色食物产出潜力巨大,海洋渔业是优良蛋白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海洋面临着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胁迫,过度开发捕捞已至大陆架传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尽管养殖集约化减轻了近海生物资源的捕捞压力,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生态灾害频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料图)。摄影/章轲
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全局,要求到202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左右,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海湾基本建成。
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二级巡视员冯波介绍,2023年,全国近海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5%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了13.7个百分点,并且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就消除了“不健康”的状态。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巨大。
“水循环过程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的基础前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认为,水循环的系统性决定了治水就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他反映,目前,“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体系尚不完善”。以黄河-黄河口海域为例,黄河干流首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而黄河口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流域、海域关注指标不衔接,污染治理重点领域和任务不协调。
“当前要坚持以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原副部长翟青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要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和生物生态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翟青认为,在美丽河湖建设上,要聚焦群众身边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着力补齐河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短板弱项,逐步把已划定的全国283个海湾都建设成为我国沿海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针对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以及缓冲带等重要的空间,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逐步恢复流域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王秀峰也表示,海洋是生命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中华环保联合会长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早在2013年就提起了关于保护红树林的公益诉讼案件,海洋保护大会也已举办了四届。中华环保联合会将继续搭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