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里的跨国药械企业:中国速度和中国压力都来了 | 海斌访谈
四叶草的7号馆,承载着健康的希望。
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是一座形状如四叶草的大型建筑。第七届进博会正在这里进行,其中7号馆汇聚了全球各个国家顶尖的医药和器械企业,以及它们开创性的产品。这些企业销售规模巨大,每年将少则百亿元人民币,多则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当中,以对抗疾病、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中国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阶段,需要普惠的医药和器械产品。近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加快了这些产品进入中国的步伐,同时提高了企业竞争的烈度。
创新指向哪里
在进博会这个舞台,关乎普通人健康的新品站在“聚光灯”下。那些创新的产品,指向了医药和器械的未来。
波士顿科学是第六次参加进博会了,今年它有80多款的创新产品参展,其中21款产品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展品变商品”的过程;这次有5款新产品在进博会期间做上市和预上市发布。
今年波士顿科学首次设立了神经调控展区,因为最近药监局刚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产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阶段。其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表现出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运动症状。波士顿科学的产品可用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治疗。
从作用机制上来看,脑起搏器是用两根非常细的电极,放置到脑组织中特定的核团。电极通过电极延伸导线连接脉冲发生器,用电刺激去抑制两个核团释放异常的电信号,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波士顿科学围绕心脏介入、心脏疾病管理、房颤管理、外周介入等领域开发微创技术。2023年该公司整体销售额142亿美元,目前市值约1200亿美元。每年,波士顿科学将超过总收入10%的资金用于研发。
在脑起搏器领域,美敦力与波士顿科学针锋相对。
美敦力同样已经连续七年参展,它带来了17款最新的创新成果,包括7款全球首秀和10款中国首展的尖端产品,聚焦重疾精准医疗、数实融合创新、诊疗一体化等方面。其中就有可感知可充电的脑深部神经刺激器Percept RC(脑起搏器)。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表示,期待通过进博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医疗生态朋友圈。
美敦力与波士顿科学在很多领域展开竞争,两者的市值目前也不相上下。波士顿科学市值约1200亿美元,美敦力约1100亿美元。
减重药物是近年来全球大热门赛道。
礼来在进博会上重点展示了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替尔泊肽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是一种单分子多肽,可选择性结合并激活GIP受体和 GLP-1受体,这款产品在去年的进博会上,就曾广获关注。今年5月替尔泊肽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今年7月又获批长期体重管理适应证。
作为“进博全勤生”,强生连续七年参展了。七年间,强生展出了千余款创新产品,包括数百款首秀产品。
近期,强生创新制药多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中国首个获批且唯一一款一年仅需两针的抗精神病长效针剂善久达,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中国上市的即用型双抗泰立珂,以及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治疗BRCA突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复方制剂泽倍珂。这三款新药此前已在第五届与第六届进博会亮相,并于2024年6月和10月相继在华获批,显示出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中国速度”上来了
达必妥是免疫炎症领域的明星产品。
2023年,赛诺菲的这款产品在全球销售了107亿欧元,它覆盖了特异性皮炎、哮喘等广泛的适应证。更为关键的是,这款药物去年增长了34%,赛诺菲的高管预期增长还会延续,在2024年销售额可能达到130亿欧元。
中国市场也为赛诺菲这款药物的销售增长作出了贡献。
今年9月,达必妥成为在华获批的首个且唯一慢阻肺病靶向治疗药物。此次获批先于美国FDA批准,且相较欧盟和美国,中国审批用时最短。达必妥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慢阻肺病靶向治疗药物,结束慢阻肺病创新疗法长达十年的“沉寂期”。
今年也是达必妥七入进博会。进博会见证着达必妥在中国从获批、上市、进入医保到扩大适应证的成长历程。自2018年以来,达必妥开启“中国速度”,在进博舞台首展首秀后,先后获批成人、青少年、儿童、婴幼儿期全年龄人群中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适合系统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成人结节性痒疹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七大适应证。
“达必妥是‘中国速度’的亲历者。”赛诺菲方面表示。
赛诺菲用于2型糖尿病的复方制剂赛益宁同样感受到了中国速度的提升。赛益宁在2021年第一次参展进博会,这款药品在2023年短短一年时间,实现获批、上市和纳入医保,并于2023年6月在北京生产基地启动地产化项目。
进博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帮助礼来在中国快速发展,加速推进创新疗法的可及性。在竞争激烈的赛道,速度往往能决定一款产品的成败。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德赫兰表示:“仅在过去6年中,我们就在中国成功获批了40种新药和新适应证。”
医疗器械上市的速度也在提高。
作为全球首台经支气管诊疗肺癌的数字化手术机器人,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期间,强生MONARCH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同时中国也成为这款机器人在美国以外首个获批的市场。强生全视旗下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Catalys白力士”在第三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后,从开展首例手术到成功获批注册,也仅仅用了14个月。
“中国是强生医疗科技全球业务版图的重要战略市场,也是富有潜能与活力的创新策源地。”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周敏涛表示,希望这些前沿医疗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继续借助进博会的重要影响力,以更快的速度在中国市场落地。同时,也期待将更多源自中国的本土制造推向全球。
波士顿科学以另外一种方式见证了中国速度。
2023年10月份,波士顿科学CEO马鸿明(Michael F. Mahoney)访华之时,该公司与上海临港签了协议;仅仅一年之后,2024年的10月15日,波士顿科学在上海临港生命蓝湾的自有工厂正式落地。
“目前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样品,希望能通过国家药监局104号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境内企业生产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有关问题的公告》),来加速波士顿科学进口产品转国产。”波士顿科学方面对记者表示。波士顿科学希望明年该工厂能够有产品下线,在中国实现投资、研发、生产、贸易、服务五位一体的闭环。“未来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厂,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快速的响应度。”
压力也来了
不少跨国制药和器械企业,在中国紧锣密鼓地进行数字化改造。
某跨国药企在华部署Veeva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时候,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速度”。这家药企的CFO表示,在中国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变革,第二是敏捷,第三是转型。“我们的CRM上线,如果算时间也就三个月。基本上从2024年的1月份开始,4月1号就上线了。我相信这个速度在整体的行业里面也是屈指可数的。”
Veeva在华同样如此。Veeva是一家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云端业务解决方案的公司。它于2010年在华启动第一个项目,2013年启动数据业务,2017年启动China CRM Suite本土化战略,2020年整个China CRM Suite本土商业化的产品线开始服务跨国公司。
“从2022年开始艾伯维、2023年默沙东、今年的默克到强生,即将启动的辉瑞。在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速度在加快。”Veeva中国总经理丁晓枫表示。
一切都在奔跑!
新药和器械的审批和上市节奏加快了,但企业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因为药械企业维持销量高峰的难度大幅增加了。
“政策变化很多,竞争格局愈演愈烈,给每一个新产品留的峰值销售时间越来越短,这个大家有目共睹。”在Veeva中国商务峰会上,一家跨国药企的团队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来说,当下焦虑的是如何最快让重金开发出来的新药达到峰值销售,而且停留在峰值的时间越长越好。
他们同样焦虑于渠道的变革。
医院是传统的渠道,药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自费药房、合作药房、甚至双通道合作的药房等渠道,企业面临的政策都不一样。“多渠道时代的到来也会给所有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数据有没有准备好、我们的组织有没有准备好,我们的商业化团队有没有准备好?”上述团队负责人在论坛上问道。
那些有头对头竞品的跨国企业,中国速度的提升带来的压力更加明显。
减重市场是全球医药的明星赛道。在今年的10月份,礼来刚刚投资了15亿元人民币,以扩建其苏州工厂。这一扩建项目是为了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尽快将其获批上市的减重产品推向患者。中国苏州的新增产线,是礼来150年来最大规模扩张的一部分。
不过,减重赛道上已经涌入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诺和诺德、罗氏、勃林格殷格翰等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这些竞品或者已经上市,或者正在三期临床试验中。
尽管在0-1的创新阶段,中国企业不易破局;但在1-100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企业容易凭借制造能力拿下市场。因此,跨国企业面临的来自中国企业的追赶压力,同样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