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大高金严弘:科创板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并购重组加速产业升级

科创板迎来宣布设立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深耕“试验田”,聚焦“硬科技”,成效几何?

截至2024年11月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77家,总市值超过6万亿元。IPO募资9142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623亿元,合计超万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严弘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科创板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也带动了一级市场投资科创企业。二级市场的有效运营,促进科技创新的初创企业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助力科创企业发展,这也凸显出科创板通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期不断升温的并购重组也是激活一二级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严弘表示,科创板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或者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可以将各种所需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运作平台,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提升研发的效率和产出,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也能有足够强大的资源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开创性的研发活动。

科创板在上海宣布设立,其发展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起到助力作用。严弘告诉记者,科创板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市场,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培养新质生产力,这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起到重要作用,而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不仅聚焦上海,科创板也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并辐射全国。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严弘)

并购重组助力产业升级

自宣布设立以来,科创板就一直发挥着改革“试验田”功能,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2024年6月,证监会制定发布“科创板八条”,为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指明方向。

“科创板八条”的一大举措是更大力度地支持并购重组。3个多月后,“并购六条”出台,不仅明确支持跨界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还表示将提高监管包容度、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

严弘表示,“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推出之后,给资本市场带来了较多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动机。今年9月底之前,资本市场交易较为低迷,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也不够大,但是“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推出之后,市场有了较多的正向反馈,不少企业在积极筹划或运作并购事宜,这对盘活存量经济、提升上市公司甚至非上市公司的业务效率和产出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并购重组对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来说非常重要。”严弘称,并购重组可以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推动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科研效率。因为资源越大便越有规模效应,从而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促进更多的新兴技术推陈出新。

这从海外市场的经验便可见一斑。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得益于并购重组,而不完全是IPO,而美国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则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因为许多企业被并购,IPO数量赶不上被并购的数量,从而也产生了一些以7家大型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巨无霸企业。这些企业对美国股市起到主导作用,对美国股市的表现也起到了带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创企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巨大影响。

近期便有不少撤单后的拟IPO企业被并购。“这些企业不能如期上市,可能继续发展会受到较大限制,但被上市公司并购,可以使得他们的技术得到充分利用,让股权投资机构有退出渠道,也可能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尝试,因为上市并非企业发展的唯一通道,畅通的并购渠道也有助于激活一二级市场。”严弘称。

当然,并购重组功能的发挥,也需要二级市场的有序发展。“因为头部上市企业能够通过二级市场融资,才能够有资源去投资其它企业,也才能吸引初创企业寻求并购。”严弘认为,一个有序、有效的二级市场非常重要,是并购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二级市场的后市分析,严弘认为,A股市场最近一个月的波动,主要受政策预期影响,货币政策已经启动,财政政策还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最后的力度也比较大,会对整个经济产生相应的效应。但这种效果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经济结构性转型也需要时间,如能顺利进行,则可能会形成一个慢牛趋势。

当然,并购重组市场的发展,也需要相关配套的监管举措出台。在严弘看来,企业并购重组应该符合市场规律,需要基于足够的经济价值、清晰的商业逻辑,不能纯粹为了倒腾资产或者套利而进行重组,所以上市公司应合规筹划推进高质量重组,屯壳炒壳、玩概念、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等交易仍需要被从严监管。

多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

除了并购重组之外,“科创板八条”还对“硬科技”定位、发行承销制度、股债融资制度、股权激励制度、交易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科创板八条”发布四个多月以来,上交所推动了一些规则、案例、产品落地,比如首单新股定价适用高价剔除比例、首单新股市值配售、首单发行定向可转债并购重组等标志性案例渐次落地;再融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等规则相继出台;科创板200指数、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科创板创新药等多条指数产品发布。

其中,就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而言,严弘认为,企业融资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阶段,通过相对市场化的方式来判断企业是否需要融资;二是根据公司的资本结构,即股债比例,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估值的合理性、融资成本的高低,来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监管部门也应当强化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严惩上市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科创板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和优化盘后交易机制等也是市场所期待的。对此,严弘认为,股权激励是保持科创企业核心技术团队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对科创板企业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优化盘后交易机制,可以及时反映市场信息,有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据第一财经了解,上交所正加快推动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满足广大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相关工作均已取得一定进展。

“科创板八条”相关举措的提出和不断落地,也是为了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创板专注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新兴行业,板块定位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截至2024年11月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577家,其中,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115家,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11家。

在严弘看来,当前,科创板的企业主要聚焦于一些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大概有六成左右企业主要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创新迭代,还有三成左右企业可能是做0~1的创新,也就是原创式的科技创新。

“原创式的科技创新,对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要从科创大国发展到科创强国,需要更多原创式的科技创新,这也说明科创板对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严弘称。

如何激发一二级市场活力?

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要维持投资与融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平衡,又要促进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的优化配置和良性循环。

就一级市场来看,据严弘观察,现在上市渠道仍有较多企业排队,发行节奏相对以前较为放缓,更为强调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强调申报即担责。

严弘认为,完善上市过程中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真正使得资本市场特别是科创板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只是一个融资的场所。同时,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和监督也非常重要,有助于严查和严防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使得二级市场有效、有序运行,从而联动一级市场的投资和运作效率。

如今,IPO阶段性收紧,门槛有所提高,有部分股权投资机构倾向于投资较为成熟型的企业。

“目前来看,在仅靠IPO可能难以激活一二级市场的活力的情况下,并购重组可以发挥较大作用。”严弘告诉记者,根据海外经验,产业资本可以在企业初创时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进来,一旦所投企业的技术成熟之后,产业资本常常会收购这些企业,以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或者技术生态。

在严弘看来,即便后续IPO发行节奏恢复正常,大多数满足条件的公司仍会选择冲刺上市,但是并购重组仍然会存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上市公司之间也有并购重组需求,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规模效应,从而有望给双方的投资者带来投资价值;二是有些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却还不能满足上市条件,存在因资金紧缺而无法深入研发的风险,若他们能被并购则有助于相关业务和技术的持续发展,也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通道。

就科创板而言,经过六年实践检验,未来仍旧任重道远。严弘认为,科创板还可以强化两方面:一是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得到充分、准确的披露,做到实质性的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人员;二是加强上市公司治理,要以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基本原则,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管要求,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标准和水平。

“中国资本市场规则还需更加完善和稳定,除了行政监管之外,也需要发挥市场监督作用,从而推动市场生态的建设,使得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严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