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已经供不应求了吗 一签难求成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10月20日当天全国至少有20场马拉松赛事举行。即便如此密集,仍有许多跑者抱怨“一签难求”。以即将开跑的北京马拉松为例,报名人数超过18万,再创纪录,有网友戏称“中签就像中大奖”。这充分展示了中国马拉松赛事的火爆程度。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中国“马拉松热”持续升温的主要支撑。随着多座城市的积极响应,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跑马路线串联起多个经典景点,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城市空间内,城市文化得以进一步凝练,不仅跑道上的跑者,还有现场或远程观赛的人们,对城市文化产生了认同。这种认同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和智慧资源,是城市未来发展无形但宝贵的财富。
社交媒体上的狂欢和线下消费的火热有时让人忽略了马拉松是一项竞技项目,其追求突破和极限的理念本身就预示了风险的存在。因此,要充分利用“马拉松热”的流量,需要减少侥幸心理,更多地敬畏体育精神,而不是只关注流量变现。只有在赛事管理上下足功夫,从长计议,才能真正释放马拉松赛事的累积效应。